方劑學--解表劑--辛溫解表6

麻黃湯《傷寒論》

【功用】發汗解表,宣肺平喘。

【主治】外感風寒表實證。惡寒發熱,頭疼身痛,無汗而喘,舌苔薄白,脈浮緊。

【組成】麻黃三兩 (9g) 桂枝二兩 (6g) 杏仁七十個 (6g) 炙甘草 一兩 (3g)

【用法】先煮麻黃,去上沫,內諸藥,水煎,溫服,覆取微汗。

趣記: 乾媽貴姓(甘草麻黃桂枝杏仁)

麻黃湯中臣桂枝,杏仁甘草四般施;

發汗解表宣肺氣,傷寒表實無汗宜。 

三拗湯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

【功用】宣肺解表。

【主治】外感風寒,肺氣不宣證。鼻塞聲重,語音不出,咳嗽胸悶。

【組成】甘草不炙 麻黃不去根節 杏仁不去皮尖 各等分 (30g)

【用法】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 (15g),水一盞半,薑五片,同煎至一盞,去滓,通口服。以衣被蓋覆睡,取微汗為度。

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:“麻黃髮汗之氣,駛不能御,而根節止汗”、“麻黃根止汗效如神”

「三拗」,指所用三藥皆違常法而用,麻黃不去根節,杏仁不去皮尖,甘草不炙而生用。本方從《傷寒論》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去石膏而來,原方遵古炮製,麻黃當切斷去根節,杏仁當煮後去外皮和尖,甘草用蜜炙。本方與古法相悖而行,故名「三拗湯」,主要取其發汗、平喘力著之義。

本方用麻黃發汗散寒,宣肺平喘,其不去根節,為發中有收,使不過於汗;用杏仁空降肺氣,止咳化痰,以不去皮尖,為散中有澀,使不過於宜;甘草不炙,乃取其清熱解毒,協同麻、杏利氣祛痰。三藥相配,共奏疏風宣肺,止咳平喘之功。 

華蓋散《博濟方》宋.王兗撰。刊於1047年。

【功用】宣肺解表,祛痰止咳。

【主治】素體痰多,肺感風寒證。咳嗽上氣,呀呷有聲,吐痰色白,胸膈痞滿,鼻塞聲重,惡寒發熱,苔白潤,脈浮緊。

華蓋麻黃杏橘紅,桑皮苓草紫蘇供。

三拗只用麻甘杏,表散風寒力最雄。

【組成】紫蘇子炒 麻黃去根節 杏仁去皮尖 陳皮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去皮,各一兩 (30g) 炙甘草半兩 (15g) (赤茯苓:功能滲利濕熱)

【用法】上為末,每服2錢 (6g),水一盞,煎至六分,食後溫服。



桂枝湯: 

【主治】外感風寒表虛證。惡風發熱,汗出,頭痛,鼻鳴乾嘔,苔白不渴,脈浮緩或浮弱者。

桂芍姜棗草5味

桂枝湯治太陽風,芍藥甘草薑棗同;

解肌發表調營衛,表虛自汗此為功。

【組成】桂枝三兩 (9g) 芍藥三兩 (9g) 炙甘草 二兩 (6g) 生薑三兩 (9g) 大棗十二枚 (3g)

《此事難知.易老解利法》經云:有汗不得服麻黃,無汗不得服桂枝,若差服則其變不可勝數,故立此法,使不犯三陽禁忌,解利神方。



小青龍湯《傷寒論》治療寒哮

【功用】解表散寒,溫肺化飲。

【主治】外寒裏飲證。惡寒,發熱,頭身疼痛,無汗,喘咳,痰涎清稀而量多,胸痞,或乾嘔,或痰飲喘咳,不得平臥,或身體疼重,頭面四肢浮腫,舌苔白滑,脈浮。

趣記: 少將甘心為媽下跪 (藥乾薑甘草細黃半夏桂枝) 8味

小青龍湯桂芍麻,乾薑辛夏草味佳;

外束風寒內停飲,散寒化飲效堪誇。

【組成】麻黃三兩 (9g) 芍藥三兩 (9g) 細辛三兩 (6g) 乾薑三兩 (6g) 炙甘草 三兩 (6g) 桂枝三兩 (9g) 半夏半升 (9g) 五味子半升 (6g)

大青龍湯 麻黃湯膏薑棗

大青龍湯桂麻黃,杏草石膏薑棗襄;

傷寒無汗兼煩躁,發汗清熱此方良。

清代醫家張秉成在《成方便讀》中說:「名小青龍者,以龍為水族,大則可興雲致雨,飛騰於宇宙之間;小則亦能治水驅邪,潛隱于波濤之內耳」。「二方發汗逐飲之功,猶如青龍之興雲治水,但依其發汗力 強弱而命名大、小青龍湯」。此外,大青龍湯主要治太陽病鬱而化熱,小青龍湯則是治太陽病鬱而化水。大青龍湯與小青龍湯皆出自於《傷寒論》。

明代醫家許宏在《金鏡內台方議》中說:「謂之曰小青龍者,以其能發越風寒,分利水氣,越超乎天地之間也。」大、小青龍湯的區別在於「水」的輕重深淺,大青龍湯的水飲郁滯在表,小青龍水飲郁滯在里。


九味羌活湯 《此事難知》王好古引張元素方

【功用】發汗祛濕,兼清裏熱

【主治】外感風寒邪,內有蘊熱證。惡寒發熱,無汗,頭痛項強,肢體酸楚疼痛,口苦微渴,舌苔白或微黃,脈浮或浮緊。

秦皇蒼白草, 防槍穿心。(黃生地黃蒼芷甘草防芎細) 9味

九味羌活用防風,細辛蒼芷與川芎;

黃芩生地同甘草,分經論治宜變通。




羌活(治太陽肢節痛,君主之藥也,然非無以為主也,乃撥亂反正之主,故大無不通,小無不入,關節痛非此不治也),防風(治一身盡痛,乃軍卒中卑下之職,一聽軍令而行,所使引之而至),蒼朮(別有雄壯上行之氣,能除濕,下安太陰,使邪氣不納傳之於足太陰脾),細辛(治足少陰腎苦頭痛),川芎(治厥陰頭痛在腦),香白芷(治陽明頭痛在額),生地黃(治少陰心熱在內),黃芩(治太陰肺熱在胸),甘草(能緩裏急調和諸藥)。

 凡風寒邪入至陰而見本經頭痛,太陽頭痛在腦後,陽明頭痛在額,少陽頭痛在兩角,厥陰頭痛在巔頂,少陰頭痛在腦齒。

止嗽散

陳庚借錢百草園 (皮桔前百部甘)

止嗽散桔草白前,紫菀荊陳百部研;鎮咳化痰兼解表,薑湯調服不必煎。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