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血劑13,止血劑5: 十灰散,咳血方,小薊飲子,槐花散,黃土湯

 止血

十灰散《十藥神書》元·葛可久撰。刊於1348年

【功用】涼血止血。

【主治】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證。嘔血、吐血、咯血、嗽血、衄血,血色鮮紅,來勢急暴,舌紅,舌紅,脈數。

趣記: 大雞蛋和小雞毛欠總值四百 (大薊丹皮荷葉小薊白茅根茜草棕櫚皮梔子側柏業)

十灰散用大小薊,荷柏棕茅茜丹皮;

山梔大黃俱為灰,上部出血此方宜。

【組成】大薊 小薊 荷葉 側柏葉 茅根 茜根 山梔 大黃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分 (各9g)

咳血方《丹溪心法》

【功用】清肝寧肺,涼血止血。

【主治】肝火犯肺之咳血證咳嗽痰稠帶血,咯吐不爽,心煩易怒,胸脅作痛,咽乾口苦,頰赤便秘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
趣記: 海帶喝瓜汁(海粉青黛訶子瓜蔞仁山梔子)

【組成】青黛水飛 (6g) 瓜蔞仁去油 (9g) 海粉 (9g) 山梔子炒黑 (9g) 訶子 (6g)



乾燥海粉【性味】 甘咸,寒。【歸經】 入肺、肝、腎經。
【功效】 清熱養陰;軟堅消痰。主肺燥喘咳;鼻衄,癭瘤;瘰癧

海兔科動物藍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的卵群帶。


黛蛤散 治療咳血之肝火犯肺(中內) (瀉白散+黛蛤散)

《衛生鴻寶》清.祝補齋(西溪外史)撰。刊於1844年。。本方制丸,名“青蛤丸”。

【功效】清肝瀉火,化痰止咳。

【主治】主治肝火犯肺,頭暈耳鳴,咳痰帶血,咽喉不利胸脅作痛,舌紅苔黃膩,脈弦數。

【組成】青黛30g 蛤殼300g. 

【用法】上藥共研細末,每服3克。布袋包煎,每用9克。丸劑,每服6克,睡前含化。

治痰嗽 (張杲宋淳熙十六年(1189)著《醫説》)
綬帶李防禦京師人初為入內醫官,直嬪御閣妃苦痰嗽終夕不寐面浮如盤,時方有甚寵 徽宗幸其閣見之以為慮,馳遣呼李,李先數用藥,詔令往內東門供狀,若三日不效當誅,李憂撓伎窮,與妻對泣,忽聞外間叫云:咳嗽藥一文一帖,吃了今夜得睡,李使人市藥十帖,其色淺碧,用淡橚水滴麻油數點調服,李疑草藥性獷或使臟腑滑泄,並三為一自試之,既而無他,於是取三帖合為一攜入禁庭,授妃請分兩服以餌,是夕嗽止,比曉面腫亦消,內侍走白 天顏絕喜,錫金帛厥直萬緡,李雖幸其安,而念必宣索方書,何辭以對,殆亦死爾,命僕俟前賣藥人過,邀入坐,飲以巨鍾,語之曰: 我見鄰里服汝藥多效,意欲得方,儻以傳我此諸物,為銀百兩皆以相贈不吝,曰一文藥安得其直如此,防禦要得方當便奉告,只蚌粉一物,新瓦炒令通紅,拌青黛少許,爾扣其所從來,曰: 壯而從軍,老而停汰,頃見主帥有此,故剽得之,以其易辦,姑藉以度餘生,無他長也,李給之終身(類編)

  
小薊飲子 治療尿血之下焦濕熱

《濟生方》錄自《玉機微義》明.徐彥純撰,劉宗厚續增。書成於1396年

【功用】涼血止血,利水通淋。(導赤散則是以瀉心火為主)

【主治】熱結下焦之血淋(會痛)、尿血(不痛)。尿中帶血,小便頻數,赤澀熱痛,舌紅,脈數

小薊飲子藕蒲黃,竹甘通地滑梔歸

3.小蓟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
A.藕节、木通
B.当归、蒲黄
C.生地、滑石
D.栀子、淡竹叶
E.大黄、车前子

【組成】小薊 生地黃  蒲黃 藕節 滑石 木通 淡竹葉 甘草   山梔子   當歸   各等分 (各9g)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竹竿通地(導赤散)
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當歸: 養血活血,引血歸經

槐花散《普濟本事方》南宋‧許叔微撰,約刊行於西元1132年。

【功用】清腸止血,疏風行氣。
1.槐花散的功用是
A.清肠止血,养阴清热
B.养血止血,清肠祛风
C.益气健脾,养血止血
D.清肠止血,疏风行气
E.养阴清热,凉血止血

【主治】風熱濕毒,壅遏腸道,損傷血絡證。腸風(便前出血,血色鮮紅,風熱),臟毒(便後出血,血色晦暗,濕毒),或糞中帶血,以及痔瘡出血,舌紅苔黃脈數。

趣記: 百歲之槐 (側柏葉荊芥穗枳殼槐花) 

【組成】槐花  柏葉 荊芥穗  枳殼 (花葉穗殼)

麩炒枳殼:取麩皮撒入熱鍋內,用中火加熱,候冒煙時,加入淨枳殼片,迅速拌炒至深黃色,麩皮呈焦黃色時,取出,篩去焦麩皮,放涼。每枳殼100kg,用麩皮10kg。麩炒後緩和其辛燥之性,多用於和胃消脹。
原文:槐花散
腸風臟毒
槐花(炒) 柏葉(煉杵焙) 荊芥穗 枳殼(去穰,細切,麩炒黃)
上修事了。方秤等分。細末。用清米飲調下二錢。空心食前服。
《巢氏病源論》:腸癖為痔。久困飽食過度。房室勞損。血氣流溢。滲入大腸。沖發於下。時便清血。腹中刺痛。病名脈痔。又論脾毒腸風。本緣榮衛虛弱。風氣進襲。因熱乘之。便血性流散。積熱壅遏。血滲腸間。故大便下血。宜椿皮丸。

黃土湯《金匱要略》治療便血之脾胃虛寒(中內)

【功用】溫陽健脾,養血止血。
(理中丸也是陽虛失血)(歸脾湯也是脾不統血)(溫脾湯也是脾陽不足)

【主治】脾陽不足,脾不統血證。大便下血,先便後血,以及吐血、衄血、婦人崩漏,血色暗淡,四肢不溫,面色萎黃,舌淡苔白,脈沉細無力

趣記: 
黃土湯,朮附芩,膠草地

2.黄土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
A.熟地黄、人参、干姜、附子
B.生地黄、当归、炮姜、附子
C.熟附子、干姜、黄芪、人参
D.干地黄、阿胶、附子、黄芩
E.熟地黄、芍药、附子、干姜

原文: 
下血,先便後血,此遠血也,黃土湯主之。
黃土湯方
灶中黃土 白朮 附子(炮) 黃芩  阿膠 甘草 乾地黃


倪海廈(27分30秒) 圖示  舌頭 絡石藤(舌癌喉癌)
 56,57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 喉嚨 半夏苦酒湯 (氣淤,喉嚨發炎,吞不下去) 喉癌食道癌力量就不夠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食道 (喉閉,寒縮,炮附子,寒水多所以用半夏去痰,梔子,利膈湯)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胸腔 (為陽氣之所在,要行氣所以經方用厚朴

下血: 大便裡面帶血,大便先出來,再排血出來,這是胃小腸出血經過小腸大腸,已經缺氧的血,血是黑色的,大便是黑色的,此為遠血。黃土湯治療胃出血,胃下垂,胃潰瘍,胃癌通通可以使用。要恢復快(Overnight) 就要戒咖啡甜食,
因為病人有出血,地黃補血,白朮甘草都是健脾整胃,炮附子因胃寒,阿膠止血

瀉心湯
胃裡面發炎的時候: 黃芩
小腸發炎: 黃連,心陰虛血不夠,舌苔是黃的,這都是黃連。苦為入心。心與小腸為表裡。
黃蘗入膀胱,入水道系統。
三黃湯三黃加在一起可以從胃一直消毒到小腸。可以消毒到水的系統,變成解毒湯。

此方是胃,所以用黃芩而不用黃連黃蘗。
灶心土(伏龍肝)要用十幾年的最好,就是用來補破洞的,臨床上只要看到病人大便是黑的,就可以用這個處方。
胃癌有幾種,病人三更半夜在家中吐血,吐得床上都是血,病人去兩家西醫院都說是胃癌要開刀,來找我們,因為吐血又下血,黃土湯跟側柏葉湯加減,吃兩個禮拜後西醫院回診正常,
如果嘔酸嚴重加上旋覆花代赭石各三錢來去酸,沒有吐血下血這樣就夠了。
除了腸胃出血,精神錯亂,昏迷,幻覺,不斷搖手,土能勝水而平木,強化脾胃,動症皆屬肝,所以把精神錯亂也治好了。
買不到灶心土用赤石脂。

地榆散 治療便血之濕熱

【來源】《太平聖惠方》卷十三。

【異名】地掬散(《醫方類聚》卷五十七引《傷寒指掌圖》)。

【組成】地榆(銼) 黃連(去須,微炒) 犀角屑 茜根 黃芩各30克 梔子仁15克 (現改犀角為茯苓)

【用法】上藥為散。每服12克,用水150毫升,入薤白5寸,煎至90毫升,去滓,候溫服。

【主治】傷寒,日晚即壯熱腹痛,便痢膿血。

槐角丸    治療便血之濕熱

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八(寶慶新增方)。
具有止癢痛,消腫聚,驅濕毒。清腸疏風,涼血止血之功效。

主治五種腸風瀉血。糞前有血名外痔,糞後有血名內痔,大腸不收名脫肛,谷道四面胬肉如奶,名舉痔,頭上有乳名瘺;及腸風瘡內小蟲,裡急下膿血。

槐角丸中配地榆,歸芩防枳六藥齊,疏風清熱能止血,脫肛痔血此方醫。

槐角(去枝梗,炒)一斤,地榆、當歸(酒浸一宿,焙)、防風(去蘆)、黃芩、枳殼(去瓤,麩炒)各半斤。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九,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,久服。

地榆散以地榆、茜草涼血止血;梔子、黃芩、黃連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;茯苓淡滲利濕。槐角丸以槐角、地榆涼血止血,黃芩清熱燥濕,防風、枳殼、當歸疏風理氣活血。上述兩方均能清熱化濕、涼血止血,但兩方比較,地榆散清化濕熱之力較強,而槐角丸則兼能理氣活血

留言